微生物细胞对环境“逆”因素的适应与调控
↑ 点击上方“微生物发酵”关注我们,学习专业知识
微生物细胞工厂的生产效率是由菌株生长性能、产品合成能力和胁迫抗性共同决定的,其中增强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胁迫抗性是关键。耐受性工程基于微生物细胞工厂抵御胁迫压力的应激反应机制,通过巩固壁膜屏障增强胁迫防御能力,加快应激反应提高损伤修复能力,创制耐受进化工具筛选鲁棒性增强的工业微生物。
鲁棒性-皮实性
鲁棒性是“Robust‘’单词的音译,Robust其中两个意思是①strong and healthy ②able to withstand or overcome adverse conditions。在生物学中,「鲁棒性」指一个生物系统在受到外部扰动或内部参数摄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干扰时,系统任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生物鲁棒性最能体现在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上,是生物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特征。
一、发酵工业中涉及到的“逆”因子
(1) 生理功能负担,外源路径引入导致的细胞翻译负担、代谢通量负担、内环境负担等;
(2) 底物胁迫,如葡萄糖、木糖等和由木质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抑制物 (乙酸、乙酸、糠醛、羟甲基糠醛、酚类衍生物等)。此外,底物的加入通常会改变微生物的胞外微环境,如造成高渗胁迫等;抑制物等有毒物质还会对微生物产生毒性进而抑制正常的生理代谢;甲醇等底物会直接抑制菌体的生长;
(3) 中间代谢物/终产物胁迫,代谢物胁迫主要来源于醇类等疏水性较强的物质,或者有机酸和氨基酸等亲水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的不断积累导致微生物胞内外微环境剧变、微生物细胞壁膜组分/功能受损;
(4) 环境压力包括胞内微环境 (酸胁迫、氧胁迫等)和胞外微环境(盐胁迫、温度胁迫、压强胁迫等)。
二、微生物的应对措施
(1)细胞壁,改变细胞壁的性状和组成来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抗逆性。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壁的厚度和合成速率,激活细胞壁完整性信号通路重构细胞壁的结构抵御胞外应激。此外肽聚糖对细胞抵抗外部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2)细胞膜,微生物细胞膜对内外因子的运输具有选择性和可调节性,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功能上作用远远大于细胞壁,因此细胞膜成为胁迫防御工程更为关键的调控靶点。
膜脂是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由磷脂、甾醇和鞘脂组成,因此工程化细胞膜脂质策略包括:修饰磷脂组成(磷脂头部磷酸基团、磷脂尾部脂肪酸链)优化甾醇比例和调节鞘脂含量。
膜蛋白:细胞膜通透性涉及对离子、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的选择透过性,这些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通过膜孔和膜蛋白的介导。通过对细胞进行改造,增强或者减弱微生物对某种物质的转运效果,即可实现提高抗逆性目的。例如:对于胞外亲水性产物的胁迫,过表达 S. cerevisiae C4-二羧酸转运蛋白 ScMae1(p) 使琥珀酸、苹果酸、富马酸产量分别提高了 3 倍、8 倍、5 倍,过表达 AcDct(p) 使苹果酸的产量提高了 12 倍。
(3)损伤修复
当细胞壁和细胞膜不能抵挡“逆”因素时,微生物就会启动自身的修复机制,来应对损伤。修复可以发生在DNA复制,转录,翻译,折叠加工,代谢等各方面。各类因子和蛋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调节基因表达速率的DNA 结合蛋白,能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特异性转录因子可调控微生物细胞工厂应对底物胁迫。例如的转录因子 KmHsf1 和 KmMsn2 促进了 K. marxianus在高温下的细胞生长和乙醇发酵;转录因子AnCrz1 调节激活钙调磷酸酶基因表达,可促使构巢曲霉 (Aspergillus nidulans) 耐受碱性 pH条件和细胞外高浓度的钙离子。
特异性调节蛋白:微生物细胞工厂还可通过确保特定蛋白质的优先合成来修复损伤,蛋白活性调控 (如修饰激活/失活降解/定位改变等) 往往能快速地响应外界环境变化,促进应激相关特异性调节蛋白的表达。如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 HSP) 。特异性调节蛋白为核心的酶修复体系也在损伤修复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型代表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通过清除机体内·O2−来保护细胞;过氧化氢酶可以促使 H2O2 分解,清除细胞内的 H2O2。
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 HSP)
热休克蛋白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环境高温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在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一类热应急蛋白质。当有机体暴露于高温的时候,就会由热激发合成此种蛋白,来保护有机体自身。许多热休克蛋白具有分子伴侣活性。按照蛋白的大小,热休克蛋白共分为五类,分别为HSP100,HSP90,HSP70,HSP60 以及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 (sHSPs)
代谢物:新陈代谢不仅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关键结构成分,还提供一些关键的胁迫响应代谢物。非酶防御体系中压力缓冲代谢物 (包括谷胱甘肽、硫氧还原蛋白、维生素 C、赖氨酸和NADH/NADPH 等) 可作为还原剂清除自由基(超负阳离子、羟自由基、有机自由基、有机过氧基等) 的小分子,调节这些压力缓冲代谢物的细胞内浓度可以在代谢物水平上修复损伤,提高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抗逆性。
三、微生物进化策略
耐受进化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基因组的可塑性,微生物种群在一定选择压力条件下不断进化,通过精密的调控机制与复杂的抵抗策略使微生物进化以生存和适应多种胁迫压力,获得有益突变的方法,可用于改善微生物细胞生长,提高化学品的浓度、得率和生产强度,发现未知的生物调控机制。
非理性耐受进化工程 :传统的工业微生物育种、基因组改组、ALE。
半理性耐受进化工程:利用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方法,以序列模块化和元件化进行组装,同时结合自动化和高通量分析手段,对工业微生物开展从全基因组尺度进行系统的、全局的、多位点的扰动,多次迭代,以达到快速积累多样性基因型突变并获得期望的表型。该策略一般是在明确其抗逆机理的基础上开展的。
推 荐 阅 读
(2)补氮提高毕赤酵母高细胞密度生物反应器研究中的产品质量和数量-降低外源蛋白的降解产品质量和数量
(6)翻译后处理限制微生物表达系统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内容可通过话题功能和搜索功能来获得,欢迎收藏转发
-
碳氮比的概念和优化方法
碳氮比(C/ N) :严格意义上应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的碳原子摩尔数与氮源中的氮原子摩尔数之比。(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在这里,我认为对于既能做碳源又能做氮源的物质应该及计算碳源又计算氮源。很多情况我们简单用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的比值来替代,但这是不准确的。另外由于一些培养基成分中的碳源不易利用,碳氮比也有用还原性碳源和粗蛋白之间的比值来替代,比如下式碳氮比的计算,就是用葡萄糖中的碳元素的摩尔浓度比上总蛋白中氮元素的摩尔质量浓度。
넶3443 2021-09-09 -
【发酵基础】P1,P2,P3,千级、万级和十万级,关于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和洁净
넶2104 2020-05-08 -
-
【发酵基础】常用灭菌、消毒、除菌和防腐方法及其特征
染菌与控制是发酵圈永远绕不开的话题。降低染菌率是每一个发酵人应该认真学习和考虑的问题。而合理的应用灭菌、消毒和防腐方法是我们必备的技能。这也是我们在详细介绍发酵过程染菌防控之前需要介绍的内容之一。
넶744 2020-04-29 -
-